编辑整理:整理来源:360问答,浏览量:75,时间:2023-04-11 21:00:02
药膳食疗巧育儿(二)
——许华教授话食物性能
医学指导:儿科 许华教授
图文/儿科 高烁烁主治医师
家长普遍关注的问题是,如何为小孩选用合适的食物。中医认为食物具有一定的性能,主要体现在性、味、归经等几个方面。小佳的妈妈想了解食物的性能,我们来听听许教授怎么说。
小佳妈妈
许教授,中医所说的食物的性,指的是什么?
食物具有寒、凉、温、热四种性质,还有一类食物,寒热性质都不太明显,作用比较和缓,则归于平性。一般来说,寒凉性食物多有滋阴、清热、泻火、凉血、解毒等作用,温热性食物多有温经、散寒、补阳、活血、通络等作用,平性食物大多具有补益滋养的作用。下面图1,可帮助您理解和归类。
许教授
图1
小佳妈妈
认识食物的味对食材选用有什么帮助?
食物的味就是指食物具体的味道,主要有五种,即辛、苦、甘、酸、咸。它们分别有不同的作用,如图2所示。
许教授
图2
小佳妈妈
那食物的归经又是什么呢?
食物的归经就是指食物对于机体某部分有选择性作用。如果某食物归于某一经或某几经,那么这种食物主要对于这一经或这几经发生显著作用,而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。比如,粳米、小米、大豆归于脾经、胃经,重点作用于脾胃,具有健脾养胃的作用。食物的性、味、归经分别从不同的侧面来反映食物的特性,选择食物食疗,要综合考虑。药膳是药材与食材相配伍做成的膳食,同样具有四性、五味、归经等特性,应该根据辨证、结合儿童体质来进行选材、制作应用。
许教授
★
参考文献:
[1]许华.药膳食疗育儿壮[M].中国中医药出版社,2017.3.
专家简介
许华,医学博士,教授,主任中医师,博士生导师,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儿科教研室主任、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新生儿科主任;国家二级重点学科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儿科学学科带头人,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世中联儿童保健与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,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儿科分会副会长,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童健康协同创新平台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HQCC中国小儿推拿标准化建设与认证委员会广东分会主任委员,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,广东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,广东省名中医继承工作指导老师,岭南黎氏儿科学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。
从事儿科临床、教学、科研工作30余年,擅于诊治小儿血证及肺脾病证,辨证运用中医药治疗儿科疑难复杂病,对小儿腹泻、过敏性紫癜、胆汁淤积症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;提倡“良医不废外治”,擅长运用中医外治疗法防治小儿常见病。主持国家“十一五”科研支撑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等各级课题10余项;主编、参编教材、论著20余部;发表论文40余篇;获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,首届广东省医学科技奖科普奖1项,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、三等奖1项,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2项,申请专利三项。
出诊时间:周三、四上午。
作者简介
高烁烁,医学博士,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治医师,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,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儿科学及青少年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,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儿科分会委员。主持广东省中医药局课题及校级课题多项,发表论文10余篇。参编《黄帝内经养生宝典》《黄帝内经治未病宝典》《膏方治百病》《春夏治未病》《睡眠养生宝典》《沈炎南医论医案集》,任编委。曾在国家级、省级教学比赛中获奖,2020年获广东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小讲课教案评比活动一等奖。
温馨提示
编辑:李建国复核:陈小波、黄桃责编:刘庆钧
审定:池思晓
1、蜂蜜
【性能】味甘,性平。
【归经】入肺、脾、胃、大肠经。
【功效】补益脾胃,缓急止痛,润肺止咳,润肠通便,润肤生肌,化案段克剧写真述半站瘀解毒。
2、牛肉
【性能】味甘,性平。
【归经】入脾、胃经。
【功千固功身百司效】补益脾胃,补中益气,强筋健骨。
3、大豆
【性能】味甘、性平。
【归经】入脾、大肠经。
【功效】健脾宽中,润燥消水、清热解毒、益气养胃。
4、山药
【性能】味甘、电注性平。
【归经】入肺、脾、肾经。
【功效】和中健脾,补益肺气,固肾益精,助五脏、强筋骨,安神宁心,延缓衰老。
5、玉米
【性能】味甘、性平。
【归经】入脾、胃经。
【功效】调中健脾袁,祛湿利尿。
扩展资料区分食物的五性
平性食物:平性食物是最无伤害性的,适合各种体质的人食用,如土豆、青枣读型话略施总余宣等。
热性食物:热性及施否来施出稳宪温性食物都容易使身体发热,可一步什士宣杀脱书增加人体活力,改善寒性体质者于克段的身体机能,如辣椒、羊肉等。但如果热性体质者吃了热性食物,则容易引起身体权垂抗的亢奋,造成肿胀、充血及便秘等不适。
温性食物:温性食物性该黄概局模风到十质和热性食物类似,但比热性食物要温和些,如芥菜、鸡肉,适合寒性体质的人食用。对于热性体质的人而言,则和热性食物一样,需要小心食用。
寒性食物:寒性及凉性食物都能清凉消热,具有泻火及消炎的作用,如荸荠、薏仁等。寒性食物能够改善热性体质者的失眠、肿胀及炎症等问题。但寒性体质者吃了这类食物,会使畏冷、畏寒、风湿等问题更为严重。
凉性食物:凉性食物性质和寒性食物类似,但职比寒性食物温和些,如火龙果、小麦等。凉性食物可术专亚察选赶呀超以清热,适合体质燥热的人食用,而寒性体质的人要小心食用寒性含相工及凉性食物。
参考资料: